A A A

聯絡我們

香港復康聯會60周年使命回顧

堅守使命  砥礪前行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香港百廢待舉。殘疾人的需要和權益備受忽略,香港復康聯會成立於1964年,一直以來團結香港復康機構和服務使用者組織,致力為殘疾人帶來關懷、希望和改變。經歷了一代又一代前輩們的努力,復康聯會取得驕人的成就,讓我們一起回顧。

推動殘疾人參與,成為政策制訂的重要持份者

  • 發掘及培養殘疾人參與社會事務加入政府諮詢架構。不少殘疾領袖例如陳福成、莊陳有、李香江、張健輝、張偉良、嚴楚碧、崔宇恒等被政府委任為康復諮詢委員會及其他諮詢架構成員,向政府反映殘疾人士的需要。

 

直接或間接倡導多項影響深遠的復康政策和服務

  • 爭取殘疾人乘搭交通工具半費優惠,讓他們融入社會,最終獲政府資助每月200元交通津貼。而隨著政府為長者推出兩元乘車優惠,合資格的殘疾人也同樣享有劃一優惠。
  • 爭取「設計手冊:暢通無阻的通道2008」立法,通過與相關政府官員磋商、遊說不同的政黨及發表公開信,最終獲立法會通過。
  • 參與康復計劃方案的制訂,推動康復服務發展。向政府提出在康復服務上採用「國際功能、殘疾和健康的分類系統」,讓服務更能以人為本。社會福利署在最近推出新服務時,已嘗試應用。
  • 關注智障人士老齡化情況,邀請學者進行研究,率先制定評估工具,促使政府及後成立小組跟進,及早介入。
  • 積極推廣手語標準化,訂立評審標準,成功申請資歷架構,並向相關機構提供獲認證的手語翻譯員名單。在聯會的努力下,廣播事務管理局要求在所有中文電視台黃金時段加入中文字幕及在英文電視台加入手語傳譯新聞。
  • 試辦多項創新服務例如復康巴士、社區復康網絡等,這些服務在試辦結束後都成為常規服務。

保障殘疾人士合理權利

  • 致力消除社會對精神病康復者的誤解,在東頭邨事件及麗港城事件,居民反對興建康復設施,復康聯會推動社區教育和共融意識,支持訂立《殘疾歧視條例》及設立平等機會委員會保障殘疾人士權利。
  • 推動及監察《殘疾人權利公約》在香港實施的情況,復康聯會成立專責委員會跟進及派代表出席聯合國殘疾人權利委員會會議。
  • 參與修訂《精神健康條例》,加入對智障人士的定義,保障精神上無行為能力人士獲得醫療的機會。

成就及帶動香港復康服務邁進與內地及國際接軌

  • 復康聯會為康復國際和亞太區殘疾人士論壇的會員機構,帶動香港復康服務機構與國際接軌。復康聯會前主席方心讓醫生於1980-1984年當選為康復國際的主席,而現任副主席郭鍵勳博士於2023-2025擔任亞太區殘疾人士論壇主席。
  • 復康聯會為「亞洲工作組織」的成員機構,復康聯會前管理委員會成員溫麗友女士曾擔任副主席。

推動殘疾人平等參與、 創建社區共融

  • 通過籌辦「國際復康日」,主動聯繫十八區區議會、商會等組織,一起創建社區共融,同時帶出殘疾人士的強項(如工作能力、藝術潛質等)。活動亦得到不少公營機構和企業支持,提供免費車船日、海洋公園同慶日、迪士尼公園同樂日等

團結業界、推動跨界別參與,回應殘疾人及照顧者的需要

  • 回應 2019 冠狀病毒疫情期間殘疾人及照顧者的需要,復康聯會與香港社會服務聯會向外界募集資源,為業界購買物資、聘請替假員工、設施改裝等。
 
復康聯會訪問了過去多年積極投身於聯會事務的成員,並根據其訪談內容製作三段視頻,回顧過去,展望未來。三段視頻分別為︰(1)我的事,我決定;(2)殘疾人事,唔關我事;及(3)傷健本平等,機會非憐憫。有關訪問詳情,請按以下連結︰

(1)香港復康聯會60周年大事回顧:我的事,我決定


(2) 香港復康聯會60周年大事回顧:殘疾人事,唔關我事?


(3) 香港復康聯會60周年大事回顧:傷健本平等,機會非憐憫